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教育朋友的思想和方法摘抄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教育朋友的思想和方法摘抄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教育新理念的精彩摘錄?
1.數學的本質在於它的自由?!祾O爾
2.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瀾
3.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ふ材肥?/p>
4.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a href="http://kinls.com/tags-t-x-z.html" target="_blank" class="QIHEIHQdf3ac232f368f310 relatedlink">陶行知
5.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佋?/p>
6.溺愛享樂釀苦果;勤勞素樸造賢才?!?a href="http://kinls.com/tags-g-y.html" target="_blank" class="QIHEIHQc232f368f3104e3e relatedlink">格言對聯》
7.沒有理念,實踐就會盲目;沒有實踐,理念就會空洞。我們需要理念和實踐的高位結合。
8.精美的課,有的是經過了千雕萬琢,而有的是渾然天成。千雕萬琢讓人敬佩,渾然天成的更充滿魅力。
9.每一位學生都要發(fā)展,但不必求一樣的發(fā)展;每一位學生都要提高,但不必是同步的提高;每一位學生都要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規(guī)格。
終身教育引論名句摘抄及感悟?
《終身教育引論》是這次我讀的書。讀著這本書總是讓我有一種驚嘆的感覺。其中他闡明了終身教育的概念,集中講述了終身教育思想。他的觀點得到許多西方國家的贊同,被認為是“知識社會的根本原理”,并最終發(fā)展成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的主導理念。書寫成于上個世紀70年代,可其中作者朗格朗對于現代社會的一些認識,社會對人的挑戰(zhàn)以及由此教育應該如何在其中發(fā)揮作用,幫助人更好地謀求美好生活,都讓我覺得即使在今天我們依然沒有實現。書中提出的終身教育的思想,并因此而要對整個從兒童時期開始的教育進行系統(tǒng)改造的想法,依然是我們現在追求的一個目標。
以下使該書中一些打動我的文字和段落,摘錄如下:
“教育和訓練的過程并不隨學校學習的結束而結束,而是應該貫穿于生命的全過程。這是使每個人在個性的各個方面——身體的、智力的、情感的、社會交往的方面,總之是在創(chuàng)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稟賦和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正是通過不斷的努力學習和研究,通過實習培訓,人才會有更大的潛在可能性去有效地、應付裕如地迎接他一生中遇到的各種挑戰(zhàn)。”
“由各類中小學和大學所提供的基礎訓練,并沒有使兒童和青少年為成年后所承擔的義務和任務做好充分的準備?!?a href="http://kinls.com/tags-z-y.html" target="_blank" class="QIHEIHQ70a8240178faaca4 relatedlink">重要和迫切的事情是在單純的智力活動這個狹窄范圍以外,大幅度地擴展教育和培訓的內容。……必須為基礎訓練提出新的目標,必須制定、保持和發(fā)展判斷能力、思考能力、科學研究能力的方法,并且保持和發(fā)展屬于每個人的、往往受到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損害的獨特表現方式?!?a href="http://kinls.com/tags-e-t-j-y.html" target="_blank" class="QIHEIHQd5be524ca66b72a1 relatedlink">兒童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在個性發(fā)展的完整概念中密切地聯系在一起?!?/p>
3—6歲指南中的教育名句?
摘抄:容忍幼兒因探究而弄臟、弄亂、甚至破壞物品的行為,引導他們活動后做好收拾整理。
感想:這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科學領域的教育建議中的一條。孩子們喜歡探索新的事物,在指導科學區(qū)的游戲的時候,我們最頭疼的問題是材料的整理歸類,本來整理的好好的,一玩游戲,全部亂套,有些材料還被破壞了不能使用。這就導致了我有時候會不太愿意多放手讓孩子們去探索??吹竭@點建議后,我覺得我的有些做法是存在問題的,其實我們不應該怕孩子弄亂、弄壞,而是要教會他們從什么地方拿的東西要放回什么地方。教他們不要亂仍和破壞物品。因為他們都還小,所以需要教的東西很多,其實還是需要我們老師多點耐心。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教育朋友的思想和方法摘抄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教育朋友的思想和方法摘抄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kinls.com/post/34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