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國防教育月部隊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國防教育月部隊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國防教育類刊物有哪些?
國防教育刊物有《國防科技工業(yè)知識產權實務》、《國防法》》、《國防》、《國防教育普及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一、《國防科技工業(yè)知識產權實務》
《國防科技工業(yè)知識產權實務》是2005年知識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偉仁。本書立足于全面介紹知識產權基本知識,并結合國防科技工業(yè)自身特色,從實務角度闡述了本行業(yè)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主要程序及內容。
二、《國防法》
《國防法》對國防的地位和作用是:國防法規(guī)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用于調整國防體制、武裝力量建設、國防科技建設等。
三、《國防》
《國防》雜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綜合辦公室主辦的軍事類學術刊物。本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lián)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fā)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四、《國防教育普及讀本》
《國防教育知識普及讀本》是2008年1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防教育編委會。內容介紹《國防教育系列教材·國防教育知識普及讀本(小學2年級)》依據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2006年11月13日公布施行的《全民國防教育大綱》的要求,我們編寫了“國防教育知識普及讀本”基礎教材。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國防教育類刊物有以下幾個:
一:國防思想教育。
主要包括:
①國防知識
②國防精神教育
二:軍事知識
如現(xiàn)代戰(zhàn)爭特點、戰(zhàn)時動員、武器裝備、軍事科技、軍兵種知識、人民防空、“三防”常識和戰(zhàn)地救護等,以及軍事體育、軍事訓練等內容。
擴展資料:
《國防教育》雜志創(chuàng)刊于2011年4月,是由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主管,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與解放軍報社共同主辦的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國防教育工作指導類月刊。
《國防教育》雜志堅持政治性與政策性、思想性與學術性、權威性與社會性相統(tǒng)一,深入研究國防教育理論,關注國家安全形勢,普及國防知識和政策法規(guī),宣傳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指導國防教育工作。
軍人可以在社會上講課嗎?
軍人通常不可以在社會上講課,如果要講也是講國防安全,宣傳國防事業(yè)的,通常在軍訓時給軍訓的學生上國防教育課,如果有特殊情況,有些單位需要上國防教育課的,要提前和部隊政治部取得聯(lián)系,然后經上級批準后,方可派遣相應資歷的軍人到該單位進行國防教育!
軍訓起源于哪一年?
“軍訓”最早可追溯至夏商周時期的奴隸社會,以后各朝代都有過對學生實施軍訓的記載。
據記載,在商代,由于諸侯間戰(zhàn)爭增多,統(tǒng)治者對軍事訓練日益重視,除了對正規(guī)軍隊進行訓練外,還通過學校對各級貴族進行軍事教育。
從西周開始,官學分“國學”與“鄉(xiāng)學”,并有“小學”和“大學”兩級。據《禮記》《周禮》等記載,西周的大學,以習武為主,教師一般由軍官擔任。軍訓主要內容為習射,即學射箭,加駕馭五種戰(zhàn)車的方法等。這是我國古代最早對學生進行軍訓的記載,其中的“大學”,即以“六藝”為標準課程,“禮、樂、射、御、書、數”成為學生需要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其中的射、御,即為古代的軍訓,教師一般直接由軍官擔任。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國防教育月部隊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國防教育月部隊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kinls.com/post/92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