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國防教育的弱化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國防教育的弱化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軍人如何堅定信心?
堅定信心,迎難而上,要增強韌勁定力?!捌渥魇家埠啠鋵呉脖鼐??!?/p>
決戰(zhàn)決勝的緊要關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較量的是決心和勇氣,比拼的是實力和作風。
軍事上有“堅持最后五分鐘”的經驗之談,徐向前元帥曾說:“這種時機是最緊要的關頭,這種時機決定于何方能堅持,何方能熬過這最后的五分鐘,何方就能取得勝利,因此我們要堅持最后五分鐘?!?/p>
距離實現(xiàn)國防和軍隊建設2020年目標任務只有半年多時間,國際國內形勢不斷變化,攻堅路上必定會不斷遇到新情況新問題,持續(xù)考驗我們的韌勁和定力。
越是關鍵時期,越是需要一鼓作氣、乘勢而上;越是最后關頭,越要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稍一松懈,就可能前功盡棄、功虧一簣。
軍費世界第三, 比美國還有錢的沙特為何淪為世界笑柄?
提到沙特阿拉伯,多數(shù)人會想起豐富的石油,富裕的王室。然而很多人可能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國土面積并不大的國家,在軍費上的投入,已經超過了俄羅斯,成為世紀第三。沙特目前仍處在和也門胡塞武裝的交戰(zhàn)當中。單從裝備來說,沙特軍隊裝備的豪華程度,在一些方面甚至美國都要自嘆不如,但是戰(zhàn)績......那就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了。
圖為F15戰(zhàn)斗機
在沙特陸軍與胡塞武裝的一系列戰(zhàn)斗中,都表現(xiàn)出了其士兵極為低下的作戰(zhàn)素質和作戰(zhàn)能力,即便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坦克與裝甲車,但是多數(shù)情況是只有一遭到胡塞武裝攻擊,就在象征性的還擊以后匆忙撤退,甚至還出現(xiàn)坦克兵直接棄車而逃,將完整的載具拱手相讓的情況??哲娨矝]有好到哪去,盡管手頭的F15SA擁有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但是沙特空軍缺乏空中指揮作戰(zhàn)系統(tǒng),地面情報系統(tǒng)更是不存在的,于是常態(tài)就是沙特戰(zhàn)機掛著昂貴的精確制導炸彈,對著“可疑”目標就是一頓亂甩,這樣的空襲,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圖為沙特M1主戰(zhàn)坦克
沙特軍隊的差勁表現(xiàn),原因主要有,一。沙特缺乏基本的國防工業(yè),對于武器裝備只能依靠向外購買,然而一個國家的國防,不是靠買來的,再好的裝備,如果在沒有一個國內完整工業(yè)體系的支撐之下,只是最單純的消耗品,效能肯定是會打折扣的。
圖為M1主戰(zhàn)坦克
二。沙特作為石油大國,國家相當富裕,且福利待遇極高,所謂的養(yǎng)尊處優(yōu),讓很多沙特人不愿意當兵,且大部分士兵在社會中的地位較低,士兵消極厭戰(zhàn),混吃等死,戰(zhàn)斗力自然不可能高。三。沙特目前是由沙特王室執(zhí)政,君主專制下,王室們由于擔心自己的政權不穩(wěn),有意弱化自己的軍隊。在這么多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沙特軍隊丟人的表現(xiàn),也就可以理解了。
諸位難道不覺得一個有錢而沒有戰(zhàn)斗力的沙特非常討美國人喜歡嗎?
假如,沙特能征善戰(zhàn),結果會怎么樣?也門胡賽武裝望風而逃,不僅一件武器沒丟,還取得了勝利,更繳獲了也門大量的武器裝備。雖然很落后,但是不好過繳械逃跑嗎?OMG!軍火商人眉頭一皺!這往后的生意還不好做了都。
相比于鍛煉他們的戰(zhàn)斗力,為什么不鍛煉他們消耗武器的能力呢!沙特就應該不停的和美國買武器來自衛(wèi),不停的買武器來輸送給敘利亞反對派們。如今,美國主導的阿拉伯聯(lián)軍準備由沙特帶頭進入敘利亞維穩(wěn)。呵呵。我只能說,美國人的算盤打得噼啪響!
為何沙特軍隊戰(zhàn)斗力低,本人之前有過分析文章。
一是有錢。反正不打仗也可以有足夠的福利不是!如果國王讓他們窮了,相信他們的戰(zhàn)斗力會爆表。打仗是為了錢,而造反是為了命。這是兩碼事。
二是皇家的有意弱化。阿拉伯世界,通過政變上臺的有多少。我們熟悉的卡扎菲、薩達姆、阿薩德家族都是靠政變起家的。軍隊在沙特真的是讓皇家忌憚的存在。沙特皇室掌控者行政權、立法權和軍隊指揮權。最后一條是他們保命的關鍵。但同時也是能要他們命的東西。所以,不難理解皇家對軍官的種種掣肘手段:不能讓他們在一個位置上呆久了,也不能讓他們抱團。
三是美國的有意為之。美國人的訓練水平應該是有目共賭的,但愣是沒有訓練出沙特兵的戰(zhàn)斗力。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美國教官們頂多教會他們開飛機和戰(zhàn)車,這樣至少可以保證他們能夠拿去揮霍掉。但是至于和戰(zhàn)爭相關的指揮系統(tǒng),戰(zhàn)術手段等,能保留的的盡量保留。說白了,沙特是一個生意伙伴,而不是什么朋友,讓生意伙伴學會蓋世武功,等于美國人自廢武功。
最后則是沙特的經濟結構。沙特只有兩種東西:錢和石油。這兩樣東西讓沙特王室坐在了金山上。人類的惰性在金錢面前表露無遺,當一個沒有更高追求的人坐擁一座金山的時候,那么你能讓他去思考未來嗎?他的未來已經有了!所以,工業(yè)不用去發(fā)展,科技不用去發(fā)展,糧食反正可以買,那么還費什么勁。于是乎,我們看到沙特有什么問題都是用錢解決:阿拉伯之春爆發(fā)的時候,沙特王室拿出幾千億美元給國民發(fā)福利。武器裝備被人繳獲之后,扔一堆美元讓美國人送貨。等等。執(zhí)迷于在細枝末節(jié)上解決問題,自然會導致國家的根基非常不穩(wěn)定。
伊朗也有大把的石油。但是伊朗很明顯比沙特更加有遠見。這當然和伊朗不一樣的地理條件有關,伊朗可不是沙漠國家。當然也和伊朗的所處的國際地位有關,伊朗的反美傳統(tǒng)決定了伊朗必須要建立自己的工業(yè)體系,這樣才不會在制裁中一命嗚呼。所以,有一個強大的保護神其實不算一件好事,而有一個強勁的敵人,卻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確實可笑!論有錢,沙特這個國家絕對的土毫,但若論及文化軍工科技,那這個國家的發(fā)展水平真正的難以言狀了,正所謂有錢能買來先進,但卻買不來應有的科技水平!其所花費買來的先進科技裝備不會用,不能發(fā)揮應有的效率,只是擺設和花架子豈不是可笑嗎!
蘇德戰(zhàn)爭時期,斯大林簽署的227號命令飽受詬病,但為何有人卻說它挽救了蘇聯(lián)?
第227號命令是1942年7月28日蘇聯(lián)在二戰(zhàn)中下達的一道命令,歸根結底一句話:一步也不許后退?。ě?шагу назад!)。這也重塑了蘇聯(lián)紅軍的紀錄,成為蘇聯(lián)誓死保衛(wèi)國家的象征。
我們再次重溫一下命令內容:敵人全然不顧損失,向前線增派越來越多的兵力,已經深入到了蘇聯(lián)境內,占領了新的地區(qū),摧毀、掠奪我們的城市和村莊,他們強奸、謀殺、劫掠蘇聯(lián)人民。敵人還進攻了沃洛涅日、頓河地區(qū)、俄羅南部地區(qū)……。我們國家的人民是熱愛、尊敬紅軍的,但他們現(xiàn)在開始對紅軍感到失望,開始失去了對紅軍的信心。很多人詛咒紅軍向東逃跑,把我們的人民遺棄在德國的奴役下。一些愚蠢的人爭辯說,我們可以繼續(xù)向東撤退,因為我們還有廣大的領土、大量的土地、眾多的人口,而且我們總是有充沛的糧食。但是,這些理由是徹頭徹尾的欺騙,是虛假的,只能幫助我們敵人。
我們必須做出一個結論:是停止撤退的時候了。一步也不能撤!從現(xiàn)在起,這就是我們的口號。有必須頑強地保護每一個據(jù)點,保衛(wèi)蘇聯(lián)的每一寸領土,直到流盡最后一滴鮮血。我們必須抓住我們的每一塊土地,盡最大努力加以守護。祖國正處于困難時期。我們必須阻止敵人、擊退敵人、消滅敵人,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德國人并非像恐慌制造者們說的那樣強大,他們已經達到自己的極限。如果我們能抵擋住敵軍目前的打擊,我們肯定能獲得未來的勝利?!?/p>
在1942年后的三年里,有42.8萬名蘇聯(lián)士兵進過懲處營。此外每個軍還設立了“阻攔部隊”用來射殺逃跑的“懦夫”和“叛國者”。但阻攔部隊的命令在1942年10月就在事實上終止了,因為這會對士氣造成巨大影響??梢哉f227號命令重塑了紅軍,挽救了蘇聯(lián)。
227號命令被稱為“死亡命令”。它的核心內容是:無論付出多大人員傷亡,都要誓死保衛(wèi)祖國,不準后退一步。擅自撤退的軍官和政工人員將被認為是“懦夫”和“叛徒”,并將遭到軍法處置。此命令剎住了當時蘇軍的撤退風潮,極大地震動了蘇軍指戰(zhàn)員,激發(fā)了前線將士頑強拼搏的精神,而蘇軍就是靠著這種“一步也不許后退”的精神打贏了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也從此改寫了二戰(zhàn)歷史。從227號命令實施的效果來看,說它挽救了蘇聯(lián)不為過。
227號命令的歷史背景: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出動190個師550萬人、4900架飛機、3700輛坦克、47000門大炮、190艘軍艦,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zhàn)的方式對蘇聯(lián)發(fā)動突然襲擊,蘇德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
戰(zhàn)爭初期,因為德國的突然襲擊,加上蘇聯(lián)國內殘酷的‘肅反’導致蘇聯(lián)紅軍大批的優(yōu)秀指戰(zhàn)員被殺,軍隊戰(zhàn)斗力被大大削弱,所以,德軍勢如破竹,在基輔和明斯克等地發(fā)動圍殲戰(zhàn),造成蘇聯(lián)大批軍人被殺被俘虜,蘇聯(lián)紅軍士氣低迷,很多軍隊在沒有接到命令的情況下擅自撤退,淪陷區(qū)的民眾開始對蘇聯(lián)紅軍失去了信心。1942年德軍兵臨斯大林格勒城下。當時擺在斯大林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么殊死一搏,要么掉頭撤退 。為保衛(wèi)斯大林格勒,剎住蘇聯(lián)紅軍撤退的風潮,提振蘇軍士氣,227號命令應運而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國防教育的弱化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國防教育的弱化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kinls.com/post/87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