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國防教育2023教育主題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國防教育2023教育主題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山東大學能推免到哪些大學讀研?
山東大學可以推免到讀研大學名單如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市廈門大學,廣州中山大學,南京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農業(yè)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怎樣解讀韓國國防部長宋永武稱韓國要在2023年收回戰(zhàn)時指揮權?
一個國家再富有再強盛,一個沒有戰(zhàn)時指揮權的國家,也是一個不健全的國家、就象一位得了腦血栓的病人,手和腳不受大腦神經(jīng)的支配,走起路來就不穩(wěn),手里需要一根柱棍做支承才能勉強的走路,軍隊是一個國家最主要的大腦神經(jīng)司令部,是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衛(wèi)國家和國家主權不受外來勢力侵犯的主要戰(zhàn)斗力量,戰(zhàn)時指揮權竟然交到美國人手里,充分體現(xiàn)一個主權國家在軍事領域沒有過硬的軍事人才和軍事指揮員,是韓國民族的悲哀,要回軍事指揮權韓國政府從目前來看需建立完整的軍事體系和完善強軍機制,培養(yǎng)一批龐大的有軍事指揮能力的人才來領導這支部隊,韓國人民才有安全保障、活的才有尊嚴!
這個2023年收回指揮權的提法,真的是很好玩啊。
大家應該還依稀記得,文在寅在競選時就把加強國防,南北和解,收回戰(zhàn)時指揮權作為競選承諾,當時競選提出的口號,是2019-2020年前后完成指揮權交接工作。
去年5月文在寅政府正式就職之后,這個時間表就變成了2022年文在寅任期結束之前,大家都知道,韓國總統(tǒng)任期為5年,不得連任,所以好歹2022年5月之前這個時間表,還是卡在文在寅下臺之前搞定這個問題,也算是落實競選承諾了,這個時間點,宋永武在出任國防部長官的時候,又強調過一次。
最近這個時間表,又推到了2023年,這就很有意思了,文在寅2017年5月上任,到2022年5月就要任期結束,下一任總統(tǒng)是誰,對收回指揮權什么態(tài)度,那都是鬼知道的事情——如果說搶在2022年文在寅離任之前辦妥交接指揮權的話,那么下任再想交出去,那又必然是一通扯皮,但是如果拖到2022年文在寅離任之后的話,那么一切都是未知數(shù)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時間點頗有點甩鍋得意味,目前文在寅政府收回指揮權的決心,看上去也蒙上了一層曖昧得色彩。
謝邀!我曾在一次做評論中說過,韓國并非是一個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是一個依附外國軍事庇護的國家。自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韓國就把國家的軍事指揮讓給了美國,并允許美國在韓國建立軍事基地,美國打著保護韓國人的安全旗號駐軍韓國,韓國年年向美國上繳保護費。美國是基于美國的國家安全考慮,根本就無視韓國的國家安全。一個國家如果有外國軍隊駐扎,試問這個國家還能算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嗎?一個國家要真正的獨立自主就絕對不允許有外國的軍事基地和駐軍,軍事指揮權應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別人的手中。
整個二戰(zhàn)時期,朝鮮半島都是日本的殖民地,在日本節(jié)節(jié)敗退之時,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和蘇聯(lián)斯大林在德黑蘭會議上約定在適當?shù)臅r候允許朝鮮半島獨立,1945年《雅爾塔協(xié)定》期間提出對朝鮮半島進行國際托管。而日本投降之時,美國提出以北緯38°線為界,美國占領以南部分,蘇聯(lián)占領以北部分,蘇聯(lián)欣然同意,這也就意味著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這遭到了朝鮮愛國人士的激烈反對,后來經(jīng)過美蘇雙方的聯(lián)合鎮(zhèn)壓。朝鮮最終分裂為兩大陣營的橋頭堡,沖突不斷。
在南北雙方的控制之下,朝鮮建立了大韓民國政府和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政府。緊接著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起初是在南北雙方三八線附近爆發(fā)沖突,金日成領導的朝鮮人民軍出其不意進攻,迅速攻占了南韓90%的領土。美國政府為維持東亞的霸權,以聯(lián)合國名義又組成駐韓司令部和韓美聯(lián)合軍司令部,由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擔任總司令,從仁川登陸。朝鮮戰(zhàn)場局勢瞬間扭轉。 在整個朝鮮戰(zhàn)爭期間,南朝鮮的軍隊北北方壓制的很難成氣候,不得不將戰(zhàn)時指揮權交于美國。
在南北雙方簽署停戰(zhàn)協(xié)定之后。 經(jīng)美國和當時的南朝鮮政府商定,簽訂美含共同防務條約如此,美國在韓國可長期住有3萬軍隊,并可無償使用韓國軍事基地,戰(zhàn)時指揮權隸屬于美國太平洋司令部,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也就是說韓國作為二戰(zhàn)之后建立起來的國家,即便經(jīng)濟實力有了很大的提升。韓國到現(xiàn)在也依然沒有自己軍隊的指揮權。對于戰(zhàn)時指揮權。 韓國內部也分為兩派,親美派認為應該繼續(xù)讓美國掌握韓國的軍隊戰(zhàn)時指揮權。一方面是由于北方的軍事壓力過大,南北和談無望。
單考韓國很難打得過北方部隊,這不僅僅是親美派一直考慮的問題,其實整個韓國政府都對這一件事情感到很頭疼。畢竟自己并不是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敗國,但卻仿佛享受了戰(zhàn)敗國的待遇,將自己的軍事指揮權拱手讓與他人。另一派更傾向于獨立,但每當有人提出朝鮮戰(zhàn)爭再次爆發(fā)之時,韓國何以自處?追求獨立的這一派,卻總是虎頭蛇尾。歸根結底,依然是朝鮮問題持久沒有得到解決。其實朝鮮的軍事壓力很大。駐韓美軍在高峰期曾有數(shù)10萬人,但是到了18年只有不到3萬人。
隨著朝鮮半島局勢的相對穩(wěn)定,韓國也開始謀求軍隊的指揮權力。這并不僅僅是因為朝鮮問題得以緩和,更是因為韓國如今的軍力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提升。單就韓國國內而言,目前韓軍的總數(shù)為60萬左右。這對于韓國而言是極其沉重的負擔。 其軍隊密度遠超中美俄三國對于這個只有6000萬人口的國家而言確實是個問題。更重要的一點是,韓國人其實并不愿意當兵,誰也不愿意打仗。在此情況下,所召集的這60多萬軍隊,究竟戰(zhàn)斗力如何?也是韓國政府遲遲無法堅定決心向美國要回戰(zhàn)時指揮權的原因之一。
這是韓國重拾政權自尊和韓國民族主義的重新崛起嗎?目前不能這么說。
我們看待國際新聞時,新聞的多個要素值得我們分析。
宋永武的這一表態(tài),是在討論國防預算的會議上說的,我們認為,這一表態(tài)不具備很大的政治能量,因為首先這個會議上很可能是沒有美軍的參加的,且是一個國家防務層面級別不算高的會議,級別高的會議,總統(tǒng)文在寅一定會參加,美軍首領也會參加。另一方面,國防部長的這一表態(tài)并不是通過新聞發(fā)布會,也不是通過官方新聞發(fā)言人對媒體的正式表態(tài),在國際新聞中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側面放聲性質的政治新聞,目前屬于國防部長本人個人的態(tài)度與意見,既沒有代表性,也沒有太多的權威性,政治性也不強。
國防部長在一個低級別會議上的表態(tài),沒有實質權威和政治背書的情況下,還被媒體進一步放大出來,且成功進入我們關注的視野,七師弟認為這是文在寅在有意放風,而放風的目的,在于試探美國以及傳達信號。一旦美國人反應強烈的話,那么文在寅可以有充分的回旋余地,聲明這只是國防部長本人的意見,自己目前并不支持,那么對于美國的試探也就成功了。如果美國人并沒有強硬的反饋,那么文在寅就會默默支持國防部長往前沖,從而很可能達到最后真正的戰(zhàn)時指揮權回收。這是政治上通用的操作手法,而特朗普之所以奇葩,就是他的推特治國少了這一流程,所以往往在許多事情上非常打臉,比如前段時間的貿易戰(zhàn)。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國防教育2023教育主題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國防教育2023教育主題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kinls.com/post/80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