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幼兒教育期刊教育故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6個相關介紹幼兒教育期刊教育故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 1909年我國最早的兒童刊物?
- 求一篇兒童文學里的文章,大約是零幾年的,很早以前的,講了一個女生和男生私奔?
- 兒童科學報刊有哪些?
- 大伙給推薦點類似《故事會》這樣的書?
- 作者許諾晨的詳細介紹?
- 頭條上面的人怎么那么會編故事?
1909年我國最早的兒童刊物?
答:1909年我國最早的兒童刊物《兒童教育畫》
創(chuàng)刊于1909年1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戴克敦編纂,高風謙校修。
32開本,16頁,用道林紙印刷。以圖畫為主,配有簡易文字。
共設22個欄目:修身、國文、歷史、地理、算術、手工、圖畫、體操、動物、植物、礦物、格致、衛(wèi)生、音樂、歌謠、風化、寓言、游戲、新器械、懸賞畫、中國時事和外國時事。每期選部分欄目刊載,深受兒童和家長喜愛。
該刊于1918年停出。
1909年,()創(chuàng)刊,這是我國最早以學齡前兒童為對象的刊物,也是我國幼兒文學的一塊陣地。
A. 《書言故事》
B. 《蒙養(yǎng)故事》
C. 《兒童教育畫》
D. 《嬰兒畫報》
一般認為,我國近代最早的兒童報是蔡元培、章太炎于1903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童子世界》。其實,我國近代最早的兒童報應該是創(chuàng)辦于1874年的《小孩月報》,也在上海創(chuàng)辦。
求一篇兒童文學里的文章,大約是零幾年的,很早以前的,講了一個女生和男生私奔?
是刊物《兒童文學》里的一篇故事嗎? 在我心目中,《兒童文學》一直是神奇般的存在著的。
小時候,很偶然的一個機會,我讀到了這本刊物,記得清清楚楚,當時只翻看了幾頁便被里面的故事所吸引。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為《大家的河》的故事。故事的大體意思是一條小河穿過兩個小村,倆村的孩子卻一直相互對立 ,視對方為敵人。直到有一天發(fā)生了一件事情后,倆村的孩子相互協(xié)力戰(zhàn)勝了困難。這是我接觸到的印象最深刻的關于團結合力的故事??梢哉f,《兒童文學》是一本值得細細珍藏的刊物。兒童科學報刊有哪些?
小學四年級的孩子適合訂閱的刊物:《小讀者》、《少年文藝》、少年版的《意林》,還可以是《少年電腦世界》和《小哥白尼(軍事科學)》等?! ⌒W生的刊物以增長知識為主,故事性和趣味性強的刊物更適合,如作文世界、故事大王、少年博覽等與上述的刊物一樣都是比較適合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的書刊。
大伙給推薦點類似《故事會》這樣的書?
著重推薦:《今古傳奇·武俠版》,《今古傳奇·故事版》,
《讀者》《青年文摘》等等。
另外有:
上海故事——因為他們有個武俠欄目,當時就買了幾期看看,雜志不錯,不過他們更在乎與讀者的聯(lián)系,而少了與作者的交流。
故事家——中國故事期刊協(xié)會的所在地,筆會年年辦,因為沒有他們的郵箱地址,所以少了許多聯(lián)系。
故事林——地處福建福州,直面臺灣,屬特區(qū),僑鄉(xiāng),也網(wǎng)羅著一大批新老故事名家,稿酬較豐厚。
故事世界——半月刊。注重于精短故事,看過幾期,好象中篇故事欄目沒有。
中國故事——雙月刊。博大經(jīng)深,不是編幾個情節(jié)所能了事,一般作者只能望其項背,買幾本翻看翻看,學習學習。
作者許諾晨的詳細介紹?
許諾晨,諾米姐姐,新生代兒童文學作家。
畢業(yè)于吉林大學經(jīng)濟學院,經(jīng)濟學和理學雙學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MPA研究生。1999年起在多家少兒刊物上發(fā)表童話、故事、美文數(shù)百篇。童話《毛毛,飛吧》《小豬呆呆》等優(yōu)秀作品在《少年博覽》《紅蜻蜓》《少兒畫王》《課外生活》等雜志連載至今。頭條上面的人怎么那么會編故事?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一個字概括:抄!
當然,所謂的“抄”也是分檔次的,有的人抄得高級,抄得不露痕跡,而有的人抄得低級、一眼看去就是“搬運”。
這兩天看到了很多有趣的編故事:
有一個創(chuàng)作者把《福爾摩斯探案集》中的《紅發(fā)會》,直接用現(xiàn)代社會的人物代替,以第一人稱口吻敘述故事。在這個新編的故事中,“我”獲得一份非常好的工作,8000元一個月,只需要每天抄寫百科全書。
一看到這里,曾經(jīng)癡迷《福爾摩斯探案集》的我,自然就覺得眼熟得很,這不就是《紅發(fā)會》的故事嘛。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幼兒教育期刊教育故事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幼兒教育期刊教育故事的6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nèi)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kinls.com/post/77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