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南國電化教育思想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南國電化教育思想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西北師大三位終身教授?
關于這個問題,西北師范大學有許多優(yōu)秀的終身教授,以下是其中三位:
1. 郭寶昌教授:化學學科,研究方向為有機化學、藥物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榮譽。
2. 黃乃裳教授:物理學學科,研究方向為凝聚態(tài)物理、量子場論和拓撲物態(tài)等,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等榮譽。
3. 陳仁泰教授:歷史學學科,研究方向為明清史、文化史和社會史等,曾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榮譽。
只有一位終身教授
南國農先生1920年生于江西,畢業(yè)于前國立中山大學教育專業(yè),1947年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新中國成立后,他積極響應周恩來總理的召喚回到祖國,1953年被聘為國立西北師范學院教授。1979年,他受教育部委托與蕭樹滋先生在西北師范學院舉辦了“電化教育研討班”,培養(yǎng)了我國第一批電化教育骨干,為新中國的電教事業(yè)起步奠定了基礎,并創(chuàng)辦《電化教育研究》雜志,出版多部電教著作,被譽為“新中國電化教育的開拓者與奠基人”。南國農曾任全國電教專業(yè)教材和叢書編委會主編、教育部教育技術學教學指導委員會顧問、甘肅省教育協(xié)會副會長等職,是西北師大唯一一名終身教授
現(xiàn)代南姓名人?
南志標,男,漢族,1951年10月出生,河北曲陽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9年),我國草業(yè)科學的學科帶頭人之一,1989年獲新西蘭梅西大學博士學位。
南仁東(1945年2月—2017年9月15日),男,滿族,群眾,吉林遼源人,中國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射電天體物理和射電天文技術與方法,負責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科學技術工作。2017年5月,獲得全國創(chuàng)新爭先獎;2017年7月,入選為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
1.南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據(jù)《史記》的記載是夏禹的后代有以南為姓的;第二種說法是說商王盤庚的妃子姜氏生了一個兒子,名南赤龍,他的后代就以南為姓;第三種說法認為春秋時衛(wèi)靈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他的后代就把南當姓;此外還有來源于他族改姓等。南姓在我國分布較廣,河南的南姓尤其多,約占全國漢族南姓人口的75%。南姓人口沒有進入全國前三百位。
2.南姓名人 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國學大師,詩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積極傳播者。1918年出生于中國浙江樂清柳市區(qū)長岐鄉(xiāng)南宅(今屬黃華鎮(zhèn)殿后村),20世紀80年代末籌資興建金溫鐵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車。晚年居江蘇。其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內容往往將儒、釋、道等思想進行比對,別具一格。
南國農,1920年生于江西清江縣(今江西省樟樹市)。他是新中國電化教育的奠基人。南先生是中國電化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教育家,其電化教育“七論”奠定了中國教育技術的發(fā)展方向,對我國教育技術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南往耶,詩人,記者,批評家。上世紀八十年代生于貴州省雷山縣的獨南苗寨。他策劃并主持的文化工程“南往耶對話中國100位作家詩人學者”系列訪談,及主編的《雷公山詩刊》,在文化界產(chǎn)生巨大反響,人稱“鐵腕記者”、“詩壇少帥”。
南仁東,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xiàn)AST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1994年始,主持完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指導各項關鍵技術的研究及其模型試驗。2017年9月15日晚,南仁東因病情惡化逝世,享年72歲。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南國電化教育思想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南國電化教育思想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kinls.com/post/21446.html